2025年3月23日星期日

萬有的天主

今天是四旬期第三主日,天主向梅瑟啟示了祂自己,祂是自有者,「亞巴郎的天主、依撒格的天主、雅各伯的天主」(出3:8),說明了天主自古至今都是活著的天主,重申了祂的救贖、祂的照顧,而我們有否忘記了祂?「上主富於仁愛寬恕,極其慈悲」(詠103:8),我們要悔改也要寬恕別人,更要主動幫助他人,讓人們感受到愛。

2025年3月16日星期日

上主是我的產業

耶穌的使命是救贖,所以祂要宣講福音。今天是四旬期第二主日,讀經講述亞巴郎奉獻及耶穌顯聖容,這都是為強化我們的信念。梅瑟代表法律,厄里亞代表先知。法律是來自天主,默西亞到臨之前,厄里亞要先來為祂準備道路。新厄里亞就是若翰洗者,我們又怎樣面對挑戰?毋忘耶穌顯聖容時,雲中有聲音說:「這是我的兒子,我所揀選的,你們要聽從他!」(路9:35)耶穌就是我們的榜樣,祂是我們的光明,我們的救援,我們要聽從祂,向祂學習。

2025年3月9日星期日

悔改更新

我們相信聖殮布上的肖像是耶穌嗎?不管我們信或不信,耶穌活在我們心中,亦同時呈現在我們身邊的人當中。我們由麈土而來,最後要歸於塵土,四旬期提醒我們不要對現世依戀,盲目地崇拜偶像,追求安全感,肆意操控他人,不斷務求超越他人……甚至乎給予自己藉口,把罪惡理性化,自身生命漸漸遠離天主。四旬期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軟弱和罪過,懇求上主垂憐,「凡呼號上主名號的人,必然獲救。」(羅10:13),因為祂必以強大的手,施予恩寵,給我們力量。

2025年3月2日星期日

結好果子

「人的言談,也總有一些不乾不淨」(德27:5),因為我們的說話往往受偏見、太自我中心,或情緒所影響,甚或要隱瞞事實,為一己利益而說假話。人與人若存著愛,以福音為依歸,我們的說話是經大腦思考,由心而發,「心裡充滿什麼,口裡就說什麼」(路6:45),便可成就真實的溝通。當遇到矛盾時,我們可以選擇沉默觀察,再細心聆聽,以開放的心去辨別善惡,便能找到自己的位置,這樣亦有助我們在靈性空間中過濾主的聲音,減少鬥爭。

2025年2月23日星期日

受迫害仍要愛

神父在講道中與我們分享廿幾年前的一齣電影《不求回報,讓愛廣傳》,主角在受人恩惠後為三個人幹了一件好事,然後要求受恩惠的人以愛還愛,同樣為三個人服務,不祈求回報,為世界增添愛。「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。」(路6:36)。神父還指出祈禱是開始,能引導我們仗賴主去接納自己仇恨的人,進而祝福、善待他,最終如同慈悲的天父懂得以愛還愛。

2025年2月16日星期日

真福與真禍(路六)

耶穌向人傳佈福音的喜訊,指出貧窮、飢餓、哭泣、被人惱恨的人是有福的;反之富有、飽飫、歡笑、備受誇讚的人是有禍的。我們都渴望進入天國,但又有誰喜歡受苦?其實耶穌是教導我們如何實踐福音的價值觀,「凡信賴上主,以上主為依靠的人,是可祝福的」(耶17:7)。追求世俗享樂的人,他們擁有的富有、飽飫⋯⋯並不是進入天國的標記。惟有懂得信靠上主,以祂為依靠的人,對天國充滿希望,即使貧窮、捱餓,生活仍富有意義,就是有福的人。

2025年2月9日星期日

認清自己


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叫伯多祿把漁船划到深處再試一次撒網捕魚,伯多祿遵循耶穌的話去幹,出奇地有大量漁穫。這故事讓我想起在地鐵站遇見的一則宣傳廣告:人找不著人生意義,難道是自身的問題?伯多祿對主的回應:「主,請你離開我!因為我是個罪人」(路5:8)似乎給予了我一個答案,我們自身的局限或許讓我們看不清,甚至走錯了方向,惟有聽從專家的意見,敞開心扉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缺失,即使有過犯這罪不致死,反之是我們重獲新生的機會。